代 晉1 ,楊旭升2,梁秋祥2,朱立文3
(1. 遼寧省公安廳治安管理總隊,遼寧 沈陽 110032;2. 中國人民解放軍32395部隊,遼寧 沈陽 110162; 3. 遼寧省工程爆破協會,遼寧 沈陽 110179)
摘 要:通過幾年來參加爆破作業人員培訓工作的實踐,了解到目前培訓、考核工作現狀,不同地區、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爆破從業人員培訓方式大同小異,普遍存在培訓目的不明確、認識不清和課時及培訓內容削減等問題,為更好貫徹公安部治安管理局關于爆破從業人員培訓、考核的要求,保證培訓效果,最大程度提高爆破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技術水平,并針對性提出多樣化培訓方法。
關鍵詞:爆破;作業人員;培訓
0 引 言
根據爆破作業人員在爆破工作中的作用和職責范圍,爆破作業人員主要分為爆破工程技術人員、爆破員、安全員和保管員[1]。爆破作業人員是爆破作業一線的直接操作者、監督者和實施者,全面規范爆破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并切實加強日常安全監督管理,是全面提高爆破作業人員法律意識和安全技術水平,杜絕違章作業、強化安全監管,從根本上防范民用爆炸物品流失社會、預防爆破事故的源頭性舉措,也是進一步強化爆破作業單位安全生產工作,提升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水平,促進爆破行業有序、健康發展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2]。
1 培訓依據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3]規定:“民用爆炸物品從業單位應當加強對本單位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崗位技術培訓,從業人員經考核合格的,方可上崗作業。”公安部《爆破作業人員資格條件和管理要求》[4](GA53-2015)對爆破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做了具體規定:“初次申請《爆破作業人員許可證》的爆破工程技術人員應參加不少于240學時的安全技術培訓;初次申請《爆破作業人員許可證》的爆破員、安全員和保管員應參加不少于72學時的安全技術培訓;爆破工程技術人員每年應參加不少于40學時的繼續教育培訓;爆破員、安全員和保管員每年應參加不少于20學時的繼續教育培訓。”為貫徹落實《條例》精神,進一步規范爆破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工作,加強日常安全監督管理,公安部《關于進一步加強爆破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和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公治[2013]669號)對爆破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工作做出了更明確的要求:“爆破作業單位是爆破作業人員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崗位技術培訓的責任主體,設區的市級公安機關要督促爆破作業單位將爆破作業人員培訓納入本企業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制定培訓實施方案,加大經費保障投入,狠抓培訓工作落實。省級公安機關要重點培養、認定一批工作負責、精通管理、熟悉業務的培訓師資隊伍,進一步規范培訓教材、內容和流程,確保培訓質量。爆破作業單位應當自行或委托專業培訓機構、行業協會進行爆破作業人員培訓,組織省級公安機關認定的培訓師資授課,建立爆破作業人員培訓檔案,如實記錄培訓內容、培訓時間、培訓學時等情況,強化爆破作業人員管理,嚴格落實持證上崗制度,嚴禁聘用無《爆破作業人員許可證》的人員從事爆破作業。”
2 培訓工作現狀
我國對民用爆炸物品和作業人員的管理經歷了從單純的監管到動態管控的過程,隨著法規條例的逐步健全和完善,管理方法更科學、手段更規范、效果更顯著[5]。可以說其管理方式到達了國際先進水平,各級公安機關為之付出了艱辛的勞動,特別是在爆破作業人員繼續教育資質考核等方面相繼出臺了嚴格的規定,為爆破行業的安全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但在少數地區,爆破作業人員的培訓工作還存在不足,亟待調整和改革。
培訓工作看似簡單,實則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公安管理部門、爆破作業單位、師資力量、培訓時機、培訓場地、培訓方式和培訓費用等多方面因素。爆破作業單位年初制定的培訓計劃與企業生產、突發性情況及師資配備相互制約、環環相扣,任一環節出情況,都會影響培訓計劃的如期實施。往往是年初的計劃拖到年底,為完成要求匆忙培訓,課時削減、內容削減、經費削減,臨時確定的培訓師備課時間短,課程設置沒有針對性,往往是一本教材幾天課,一個課件年年說,老師辛苦學員累,安全技能沒掌握,年復一年,培訓任務成了管理部門的累贅、爆破企業的負擔、作業人員的包袱。從培訓情況看,對于新上崗的爆破作業人員培訓情況略好于年度培訓情況,各部門對新上崗人員的培訓相對比較重視,基本能保證培訓時間,完成培訓內容,考核合格率較高,但通過考核的新上崗人員的動手能力還較差,對民用爆炸物品的識別、安全使用方法和操作技能仍有較大的上升空間,對復訓人員培訓一般重視不夠,重形式輕效果,重理論輕實際,不論油田還是井下,培訓針對性不強,想學的學不到,基礎理論年年嘮,新材料、新知識、新工藝學不會,達不到提高安全法律意識和作業技能的目的。從培訓方式上來看,爆破作業人員不能長時間離開崗位集中參與學習培訓,以往采取傳統面授培訓的方式進行,企業、個人需負擔交通、住宿、飲食、培訓等相關培訓費用,繼續教育培訓又必須每年進行,所以爆破作業人員培訓費用居高不下,對企業及個人都是不小的負擔。
3 存在問題
總結爆破作業人員培訓的現狀,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3.1 安全意識不強
思想意識決定工作態度,在與學員的交流中,部分學員對安全管理的理解還僅限于個人的安全,在培訓和工作中普遍存在僥幸心里,思想麻木、紀律渙散,培訓機構課程內容枯燥乏味,沒有吸引力,管理部門監管不嚴、粗暴執法,這些現象都暴露出安全意識淡漠的問題。爆破行業是高危行業,所有爆破作業人員應該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6],充分認識爆破行業的特殊性,極易發生群死群傷的重大安全事故和轟動性的涉爆案件,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引起社會動蕩和心理恐慌。因此,在工作的全過程要嚴格遵守法規和條例,不給不法分子留有可乘之機,杜絕一切安全生產隱患。安全線是生命線,對于管理者是業績,對企業是效益,而對所有爆破作業人員則是家庭幸福。
3.2 培訓目的不明確
增強法律觀念、強化安全意識、提高專業技能是爆破作業人員培訓的主要目的。法律觀念和安全意識是前提,專業技能是根本。在培訓的全過程中,都應始終不渝地把握培訓的方向,在師資選擇、培訓內容設置和培訓時間上確保達到培訓目的。各地區的培訓工作往往偏離了培訓初衷,存在走形式走過場的現象,以通過考核獲得爆破作業人員許可證或以通過年審為目的,一切為了考試。在培訓內容片面注重專業技能的培訓,輕視法律法規和安全意識的教育和培養,使培訓工作成了無本之木,造成大多數爆破作業人員不知法、不懂法,在工作中圖效益追利潤,怎么方便怎么干,置法律于不顧,安全意識不強,培訓成效不顯著。
3.3 課程設計不合理
課程設計不合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培訓內容不全面。爆破作業人員培訓內容應包括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崗位技術培訓等三部分,通過三個部分的培訓,才能達到增強安全法律意識、提高安全作業技能的培訓目的,三者相輔相成,絕不能偏廢。二是課時分配不合理,以新上崗的爆破作業人員72學時的培訓為例,一般的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學時不超過2學時甚至更少,從形式上造成崗位技能重于安全的錯覺。三是重理論輕實踐,多數新訓學員沒見過炸藥、雷管等民用爆炸物品,更不用說使用了。基礎理論學習以后,如果再增加一些爆炸物品識別和使用的培訓內容,定會使培訓到達事半功倍的培訓效果。
3.4 工學矛盾
所謂工學矛盾,就是指工作和學習中存在的矛盾。傳統的集中面授培訓,會經常出現難以組織的問題,許多領導只注重工作業務,認為工作業務才是硬指標,學習是軟指標,不重視培訓,經常以工作任務重為由,不安排優秀的爆破作業人員接受教育培訓,導致優秀的爆破作業人員的法律法規和專業技術知識沒有及時得到更新。如果采取在線培訓方式,爆破作業人員可以不受時間的限制,在不耽誤工作的情況下自主安排學習時間,達到工作和培訓兩不誤的效果。
4 培訓方法的探討
爆破作業人員培訓現狀和存在的不足,是探討培訓方法的關注點和切入點,隨著作業人員整體素質的提高、法律法規的逐步完善、互聯網技術的普遍應用以及爆破器材和爆破技術本身的飛速發展,對爆破作業人員培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可以說培訓內容更加廣泛、培訓方式更加多樣,同時對培訓的組織和師資要求更高,單一專業已無法滿足要求,培訓工作應該是管理者、法律工作者和爆破行業專家的共同任務。為培養一支政治合格、法律安全意識強、爆破技術精湛的爆破作業人員隊伍,培訓工作應進行必要的調整和改進。
4.1 建立一支知法律、懂安全、爆破經驗豐富的高素質的師資力量
師資是培訓效果的決定因素,應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省級行業協會應從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和一線爆破工程技術人員中遴選責任心強、業務水平高的行業專家,推薦到省級爆破行業行政管理部門,經考核審批,確定培訓專家庫。邀請全國爆破行業知名專家定期輪訓,了解國內爆破行業發展的最新動態,結合典型爆破項目學習新理論、新方法和新器材,進一步提高培訓師資的能力水平。同時在公安管理部門中培養選拔一批懂業務會管理的干警充實到培訓師資中去,將爆破行業管理中發現的法律安全問題和普遍現象、重大事故案件以及轄區危爆形勢和安全隱患作為培訓內容,結合典型事故案例重點講解法律法規和安全管理方面的內容。省級爆破行業協會應加強培訓專家的管理,對責任心不強、知識老化、技術平庸的專家及時更新。培訓專家受邀單獨進行培訓的,應提前告知行業協會,說明培訓的內容、課時和地區等情況,使省內爆破作業人員培訓工作始終處于受控狀態。
4.2 要制定長期培訓計劃
爆破作業人員能力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爆破作業單位要根據本單位的安全管理現狀、地域內的工程特點及爆破作業人員現狀,制定長期培訓計劃,如3年或5年規劃,可有效避免短期培訓的簡單重復,系統提高爆破作業人員的安全法律意識和爆破作業技能。爆破行業協會應參與培訓規劃的編制,根據培訓地區爆破作業單位的項目特點、安全管理現狀,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師資調配。設區的公安管理部門組織培訓應通過爆破行業協會聘請培訓專家,行業協會應根據培訓內容、培訓專家的技術專長確定或調配培訓師資。通過有計劃、有步驟的長期培養,逐步培養一支知法律、懂安全、業務技能精湛的爆破作業人員隊伍。
4.3 培訓方式多樣化改進
隨著我國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推進,爆破作業人員文化程度和能力素質普遍提高,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幾乎遍布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為爆破作業人員培訓方式的多樣化提供了可能,傳統的教學模式受到了嚴峻挑戰,爆破作業人員培訓應根據培訓內容和培訓要求進行多樣化培訓模式改進。
一是在線教育,隨著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特別是從互聯網到互聯網+,創造了跨時空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方式,使獲取知識的方式發生了根本變化。教與學可以不受時間、空間和地點條件的限制,知識獲取渠道靈活與多樣化。通過在線教育的方式進行專業技術培訓與知識更新是今后爆破作業人員教育培訓的重要方式。首先,在線培訓可安排知名專家在其方便時間制作課程,較為靈活,確保了更為優質的培訓資源;其次,在線培訓學習不受地點和時間的限制,學員可自主安排學習時間,有效的解決了在職人員參加繼續教育學習中的工學矛盾;再次,在線培訓費用大幅降低,減輕了爆破作業單位及爆破作業人員的經濟負擔;最后,爆破作業人員可以通過在線咨詢,把學習過程中的疑惑和問題及時地向授課專家交流咨詢,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識。同時,爆破作業人員可以通過在線培訓學習方式緊跟時代發展趨勢及信息化發展步伐。
二是實踐課教學,如進行導線連接、導爆管、導爆索連接,炸藥火工品識別、起爆體制作,起爆作業等,可有效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趣味性,實現從理性規律到感性認知的逐步提高。通過培訓,進一步提高行業安全意識,嚴肅作業紀律,規范操作程序,杜絕安全隱患和事故。
三是現場教學,如可以組織爆破作業人員到炸藥生產廠家和施工現場等,有計劃有組織地對炸藥生產、施工準備、鉆孔作業、裝藥聯網、堵孔、防護、起爆、爆后處理等過程進行現場教學,爆破作業人員通過現場觀察、實際操作和教師講解,對專業技術知識有更一步理解和掌握。
5 結束語
爆破作業人員培訓是全面提高爆破作業人員法律意識和安全技術水平,杜絕違章作業、強化安全監管的一項重要任務[8]。培訓工作涉及民用爆炸物品的研發、生產、流通、儲存、使用和管理的各個部門,其培訓效果符合“水桶效應”,任何部門的懈怠和培訓環節疏漏都會對結果造成決定性影響。因此,要求各部門齊抓共管,提高認識,嚴格管理,補足短板。要從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推動爆破行業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全面規范爆破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和加強日常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扎實推進培訓考核和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建設,有效防范爆破作業安全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謝友廷.爆破作業項目管理中若干問題的探討[J].法制博覽,2018(19):238-239.
[2] 王守偉,許劍,楊君,等.工程爆破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模式探討[J].爆破,2011,28(02):116-118.
[3] 王新建.《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實施效果分析[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1):133-139.
[4] 閆正斌、汪旭光、亓希國,等.《爆破作業人員資格條件和管理要求》[J].公安部治安管理局,2016,14(04).
[5]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爆炸物品安全監管常用執法規范選編》[M].北京:群眾出版社,2014年11月:163-165.
[6]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爆破作業技能與安全》[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14年:155-159.
[7] 謝斌,屈建文,李必紅.爆破作業人員管理及培訓考核機制探討[J].采礦技術,2013,13(05):107-110.
[8] 黃永輝,欒龍發,張智宇,等.淺談爆破作業人員的安全培訓[J].安全,2008(12):36-37.